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绿色金融
发布时间:2017-11-19 16:21:26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范力  浏览次数: 次  
字号: [ ]

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引领新区新发展

  打造全省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提要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安新区视察时指出:“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

  按照中央赋予贵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先行先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板房精神”,白纸画图、白手起家,基本实现了“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的既定目标。2016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5.7倍、28倍、5.5倍,努力朝着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奋力前行。

  要实现在后发赶超中推动国家战略实施,首先要在全省大局中谋划好新区发展。贵安新区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为引领,把打造全省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作为重要的目标,把实现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制定出台《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意见》和大学城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1+N”系列政策文件,以精准招商、高端项目和大学城建设作为抓手,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应有贡献,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高端化 追求品质不降格

  高端起步,规划先行。贵安新区追求品质不降格,坚持“规划树”理念,探索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编制完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200余项。

  在国家级新区中,贵安新区第一个建立起了“漏斗型”规划云平台管控机制,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与所有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聘请国内一流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大师,率先编制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城市色彩、海绵城市、绿地系统、交通设计等八大导则,率先编制“低冲击开发模式”规划建设标准,第一个编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并将控制性指标落实到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完成生态水系规划,构建融合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五位一体”的水生态管控体系。注重在城乡发展中留住乡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具有贵安特色的建筑风貌,既充分借鉴吸纳先进文化元素,又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新建筑都体现出浓郁的“绿水、青山、红瓦、白墙、披檐、收颈、竖窗、通廊”鲜明特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水乳交融。

  以一流城市建设为标杆,贵安新区高端起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

  规划建设“五横五纵”一体化路网,连接贵阳市的市域快铁即将完工,地铁S1号线全面开工,一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大学城建成全域WIFI,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豪生大酒店等一批高端服务设施投用,幼小初高一体化学校年内招生,贵阳中医学院贵安附属医院、东盟小镇等快速推进。生态新城(中心区)西部绿色金融港、市民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北师大贵安附校已开学招生,同济贵安医院将于今年建成。富贵安康小镇、泰豪e时代等产城融合配套项目投入使用。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获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突出新兴产业引进培育,贵安新区高端起步,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核心,大力实施“钻石计划”,涵盖以大数据引领的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文化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框架基本形成。向大数据要生产力,把大数据作为主导产业和主要竞争力来培育,打造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三链融合”的贵安模式,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吸引了各类500强企业38 家。苹果、高通、华为、富士康、微软、IBM、三一、浪潮、现代汽车等引领性项目陆续落地贵安,中科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助推贵安产业朝向高科技迈进,贵安新区高端产业“朋友圈”越做越大。

  绿色化 全域生态多彩绚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作为建设这一试验区的重点任务,该方案中明确提到,围绕开展促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试验,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积极推动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立绿色发展引导机制,推动贵安新区等地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作为唯一承担生态文明示范区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生态建设,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推进“绿色本底”向“多彩绚烂”提升,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精心做好“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构建绿色未来。贵安新区获批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19.1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总投资46.7亿元的8大类67个项目,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力争成为全国第一个直饮水全覆盖的城市,按国内最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实现自来水、直饮水、污水处理“三管进户”,污水处理能力达11.32万吨/日。建成西部第一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验段,在全国率先将燃气管道、雨污水管道、220KV以下电力线等纳入管廊系统。

  守住绿色底线。开展“十河百湖千塘”水系和“五区八廊百园”生态绿地建设,实施“绿色贵安三年会战”,编制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造林绿化面积近5万亩,森林覆盖率累计提升了7个百分点。投入26亿元打造总面积1万亩总长212公里城市道路绿廊,启动直管区88个可绿化山头共2.16万亩绿化建设,建成月亮湖、星月湖、北斗湖公园一期等项目。全面实施三级“河长制”,开展“美丽乡村比美丽”活动,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投入20亿元关闭150余家污染企业和破坏生态的砂石厂,完成煤改气1.4万户,实现燃煤锅炉全淘汰。

  加快绿色崛起。贵安新区以大数据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严格执行招商引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通过创新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与产品服务、丰富绿色金融业务内涵、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地方政策支撑、搭建绿色金融交流平台,探索绿色金融。

  实现绿色减贫。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优化,贵安新区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实施大生态+大扶贫,重点规划建设万亩樱花、万亩香稻、万亩茶园、万亩葡萄、万亩牧草、万亩经果“6个万亩”产业基地,发展绿色农业,推动精准扶贫,奋力奔小康。

  共筑绿色生活。以建设绿色生活示范区为目标,贵安新区大力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制定绿色消费主体培育方案,推进绿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绿色消费产品,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制定《贵安新区直管区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构筑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体系,尝试建设全国首个绿色交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让清洁能源进入公交体系,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绿色、节能的出行方式。

  集约化 高效益高效率发展

  紧紧围绕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贵安新区布局集约、配套集约、土地集约、发展集约,推进集约化发展。

  采取“人往社区走,企业往园区走,资金往高科技走”的方式,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不“摊大饼”,只“蒸小笼”,塑造精致的城市空间。建设现代化新型安置社区,实现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公共服务集中供给,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注重城市风貌特色化、注重开发建设集约化、注重城乡统筹全域化,精心编制实施新区建筑风貌导则,强化规划管控,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集约节约,推进精细开发、实现精明增长,高效益高效率发展。

  集中优势资源密集开发中心区、花溪大学城和马场科技新城,贵安新区构建“一区两城”发展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协调推进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规模效应和投资合力。尤其抓好用好大学城这一新区内最具人气、最具开发条件的重点区域,加大投资、加快完成规划提升和设计、服务在建院校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率先把大学城建设成为新区功能完备、交通便利、活力迸发、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并以大学城建设带动中心区、产业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完善,助推产业发展,推进以城兴产。通过探索混合型用地模式,紧凑布局各项城市功能设施,将着力打造多功能楼宇,建设“垂直城市”,发展混合功能区,推进城市土地复合利用。通过提高土地开发强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

  把规划建设一批综合体建设作为城市功能集约化的重要抓手,合理规划布局,实现教育、医疗、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等设施的均衡配置。实施市政建设统筹工程,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在市政设施上安装各类智能传感器、仪表和终端设备等,准确感测、分析城市运行能耗信息,改善能源消耗方式,促进智慧节能全覆盖。

  打造田园综合体,贵安新区强化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集镇改造、整体搬迁建设新型社区、分散整合型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美丽乡村土地、旅游资源、公共服务优化布局,形成城乡一体集约发展格局。投资120亿元建设总面积400万平方米的14个新型生态智慧社区,实现6万人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

  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定《贵安新区规划区“八同”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协调联动,合作共建项目、园区,深化协同发展机制,贵安一体化发展态势加快形成。